English

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

1998-02-06 来源:光明日报 王新山 我有话说

进入90年代后期,我国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进入高等院校,独生子女在大学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如何加强对新一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已成为摆在广大家长、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从整体上看,当代独生子女大学生主流是好的,但在一部分人身上也暴露出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令人担忧的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表现在:一些独生子女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许多学生对家长替自己扛箱提袋,放置生活用品,办入学手续整理床被等若无其事,无动于衷,连洗衣服、换被子都成了一种“精神负担”。

有的人身上存在着任性、自私、懒惰和“娇”“骄”二气等不良行为。家长的过分宠爱,使其人格、道德方面不健全,存在着缺陷,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一切从我出发”的思维处世方式,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缺乏团结协作、分工合作的道德品质。

一些独生子女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基础文明素质低下,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较差。在公共场所随便扔纸屑果皮,损坏公物,满嘴污言秽语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反映出独生子女大学生中确实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

独生子女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欠佳。多数学生是首次远离家门、父母,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自己解决,他们因为不能很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不能正确对待荣誉和竞争,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焦虑、头痛、神经衰弱等。

因此,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充分重视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是人的智慧道德审美性的系统整合,是人的综合品质,其优劣决定着人的文明程度,关系着人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各级各类学校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其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上存在许多问题,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全社会真正明确了党的教育方针和任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达到共识,才能对青少年起到积极帮助作用,促进新一代独生子女大学的健康成长。

发挥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教育作用。独生子女大学生虽然离开家庭进入高校异地求学,但在情感方面、经济方面却与家庭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家庭的亲缘性依赖性使得家庭教育的作用有着其他方面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表现为:父母和其他长辈既重视对独生子女生理的关怀和智力培养,也重视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不过分宠爱,不无原则地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偏袒其过失。健康的家庭教育,会使得子女对他人具有爱心和同情心,懂得尊重他人,对社会具有责任感。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目前在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年龄普通在18—21岁之间,正处在生理发育的高峰期,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一方面帮助独生子女大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纠正自暴自弃的行为,另一方面能帮助独生子女大学生了解自身的生长潜能,使他们获得对生活的职责和控制,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增强对困难和挫折的应变能力,帮助他们尽快地从青少年心理向成人心理过渡。事实证明,许多独生子女大学生心中的苦恼和问题不愿跟父母、朋友和老师诉说,但愿意和咨询者说,这说明心理咨询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加强进行养成教育。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是在简单的说教中形成的,也不是在一次两次的活动中形成的,需要在多次反复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步培养形成。经常组织独生子女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能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克服自私懒隋的不良行为;组织经常性的具体劳动公益活动,培养其爱劳动爱护公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品质;在一定的规章制度约束下,让学生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好作风。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过程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使他们对社会乃至世界接触的范围急剧扩大,交流的渠道急剧增多,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新知识新本领,提高思想觉悟,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从而使独生子女大学生时时处处遵纪守法,在社会化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体系。

(作者单位: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